close

  死小明還不回來,所以又多一篇文章了。

  想到數週前邱邱請客吃燒烤,在燒烤過程中點了個鱈魚,正要開心的烤那扁長橢圓形的白色魚肉的時候,發現土包先生充滿的不屑和嫌惡的表情,那不是單單討厭海鮮的人才有的表情,就想說這是鱈魚阿(隱藏意思是這不是啥低級的東西吧?)

  土包曰:  鱈魚?這不是鱈魚!這是比目魚!  (搖頭不屑的說)

  那時我只有一頭霧水,菜單上沒比目魚阿?難道餐廳拿別的魚來當鱈魚?讓我在那ㄧ餐吃的鱈魚都絕得味道不太對。想到小時後,我媽也說這樣的魚是鱈魚,雪白的肉,清蒸後香嫩細緻,常常筷子稍稍用力魚肉就散了,這就是我這十幾年來鱈魚的印象。

  數日後回高雄辦些事情,統聯的車上現在除了放電影還多了民視,不知道是否為刻意造福想看王建民的人。當然除了球賽還會有些節目,結果出現了一個真假鱈魚的單元,沒想到真正的鱈魚是所謂的圓鱈,肉質充滿油脂(節目主持人摸了一下,滿手油光)而且肉質嫩而有纖維,可分成一片片。但所謂市場上的扁鱈,來自於二十年前的稱呼,至今仍將錯就錯,實際上是比目魚的一種,當然切出來的魚片是長橢圓狀,肉質細嫩但很容易散,肉質含油脂量很高但魚肉切片觸摸後不會有大量油脂在外面。還有一種假鱈魚是油魚,切起來也是圓的,所以有時候會被用來假冒價差十倍的鱈魚,而且油魚有些人吃了會有腹瀉的狀況,分辨關鍵似乎在於魚皮與鱗片的部份。

  看到這電視後我才知道原來鱈魚是這樣一回是,不過主持人似乎很想強調鱈魚的高級與其他兩種魚的是否賣貴了,來自於魚市的來賓一在解釋後面兩種魚雖然不是鱈,但因肉質鮮美在市場的價格本來就是那樣,算公道價格,當然~~前提不是假冒成圓鱈來賣。很可惜主持人一直強調的詢問三次,超盧的,好像希望知道扁鱈和油魚其實應該更便宜,在主持人(看起來)在得知沒啥八卦可挖後節目就結束了。

  回高雄和另一個朋友(明)談到這事情,他目前在加工食品的地方做事,聽完我說鱈魚的事情後,問到

  明:  你知道鮑魚罐頭的鮑魚是啥做的?
  芒:  麵粉?
  明:  錯,魷魚,洗白後的調味,不過跟真的鮑魚口感和味道一樣
  (洗白:有色素有顏色部分去掉,不是用化學物品)

  明:  鮪魚糖,過年時候會吃的,正立方體用亮亮的紙包起來的,猜猜看啥做的
  芒:  鮪魚?
  明:  魷魚和OOXX(忘了)調味以後在OOXX(因為還在震憾中大部分內容都忘了)

  明:  鱈魚香絲?
  芒: 魷魚......(明點頭賊賊的笑著)

  只能說,魷魚好'棒ㄚ,我實在猜不透你!!其實不難想像有很多東西都不是如字面上的來源,就樣火鍋中的鳥蛋和蟹棒都是人工的一樣,不過,到底是真的從怎樣東西變成我們看到的樣子,恩......百科網頁會有寫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芒果 的頭像
    芒果

    芒果樹上的豔陽藍天

    芒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